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需要准备哪些资料
ISO22000:2005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应用于食品生产企业、食品原材料或包装材料生产企业、配送企业、食品销售企业、餐饮管理企业等领域的标准体系,目前越来越受到机构和采购方的重视,在**食品生产卫生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约束作用。
那么问题来了,所谓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,前期企业需要建立哪些文件呢?或者说,认证机构在现场审查的时候需要企业提供哪些文件呢?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掰一掰:
首先,操作性前提方案,英文缩写OPRP,这是所有文件中具有实操性的文件之一,对于食品企业的日常生产的约束效果强。
认证机构应根据认证依据、程序等要求,对认证委托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和资料进行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,以确保:
(1)认证要求规定明确、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;
(2)认证机构和认证委托人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;
(3)对于申请的认证范围、认证委托人的工作场所和任何特殊要求,认证机构均有能力开展认证服务;
(4)认证机构应依据附录1确定组织申请认证的相关范围。认证机构不应将能够影响认证范围内终产品食品安全的活动、过程、产品或服务排除在认证范围之外。
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前,应依据GB/T22000要求,按照附录食品链分类所列的行业类别、子行业类别划分,识别食品链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生产/服务特点的产品和(或)服务类别,制定对该类别产品和(或)服务的专项技术规范,用于验证该类组织前提方案的适用性和符合性。
专项技术规范应明确适用的产品/服务范围,并应考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、国际标准(如ISO/TS 22002 系列标准的适用部分)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等。
认证程序
4.1 认证申请
4.1.1 认证机构应要求认证委托人具备以下条件:
(1)取得国家、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(或其组成部分);
(2)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(适用时);
(3)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;
(4)生产、加工及经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符合相关法律、法规、标准和规范的要求;
(5)按照本规则规定的认证依据,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,且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;
(6)一年内未发生违反相关法律、法规的食品安全事故;
(7)三年内未因食品安全事故、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或虚报、瞒报获证所需信息,而被认证机构撤销认证证书。
4.1.2 认证机构应要求认证委托人提交以下文件和资料: